Pages

Friday, April 28, 2017

四月份总结

2017年小牛显现,我的投资组合持续涨了4个月。
右表是2017年开年至今每个月份本金投入和回酬。
从还在纸上亏损的2017年1月2日,到4月尾,
本金相比2016年12月尾共增加了45.84%,但股息回酬加上纸上盈利则共大涨751%;
KLCI从1653.98来到今天的1768.06,上升了6.9%,
组合从纸上亏损-2.28%来到今天的纸上盈利+8.53%,让我欣慰啊!
四月份,持有股项从13支减少到2支,因为这个月我全数卖出L&G(查看:认赔L&G)。
本金回酬
Jan+9.43%+188.83%
Feb+15.47%+57.55%
Mar+14.35%+164.17%
Apr+0.94%+76.09%
All+45.84%+751.03%

今年到现在,都是在累计股票,只有4月份有卖股,全数卖出L&G,认赔亏损-17.09%;买入增持SHL和KIPREIT。
目前个股表现如下:


四月份出席了马银行Maybank和联昌集团CIMB的AGM,这是继我很多年前出席YTLPower的AGM后所出席的股东大会。
两场的股东大会让我见识不少,也感觉很爽,甚至我想如果以后的日子就是坐在家里收股息,偶尔出席股东大会,那多好!
只是这两场由于人多,怕大会结束后离开时很麻烦,所以都没坐到最后,大概大概时间就离开了,没有参与投票环节。

四月份第一次尝试申请参与股息再投资计划(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 Scheme),
收到CIMB的表格后,自己填Form,去邮局买邮票,然后寄去,当然由于怕出错,所有也有向Remiser询问。
只是虽然Payment Date是今天(28-Apr),但到目前买没收到Balance Cash Dividend和Additional Shares,
Shares方面Listing Date是下一个工作天,也就是2-May,至于Cash,我联络Remiser让他查看,他却让我等下星期...。
Direct Account向来都是Payment Date收到钱的啊!为什么!

四月份也公布了4家公司的季报成绩,分别是TENAGA,AEONCR,KIPREIT和NESTLE。
除了KIPREIT中规中矩外,另外3家都取得超标的成绩;
除了NESTLE已在上一季宣布派息,其余三家都在这一季建议派息,而且相比起来都比往年多。
另外马银行MAYBANK和联昌集团CIMB的印尼公司也公布了季报,都取得成长,尤其是CIMB。
让我更期待5月份这两家强势回归的银行股季报!

四月份,马币也回归,从4.45终于稍稍回到4.35的位置,虽然不是说很吸引,但...有能力回归总比不停地跌跌不休好。
erm... 卖hiam beh派。



= Copyright by Joseph Ohlian =

Saturday, April 8, 2017

认赔L&G

今天终于按耐不住了,全数卖出L&G,认赔杀出。
第一次买入累计是2016年6月5日,买入至今将近10个月。
扣除买入至今先前所领的股息,投资回酬ROI -17.09%
如今减少一支,持有12支股。这也是我今年第一个卖股交易。

几个月前自己还对L&G充满信心,查看L&G
但是一个Right Option出来后,真的把我搞头疼了,认购不是,不认购又不是,
公司抓着高现金,却又找不到出路,都说了产业放缓,结果却在这个时候最后用钱先让大股东的公司先离场,向大股东买公司买地,
可是,买公司买地却又不用公司的现金,反而向其他全部股东要钱,推Right Option。

先前提出给特别股息RM0.02,此举明显不过,就是要安抚股东,
但无论如何,这个派息推高全年股息,让我组合内的L&G成为高息股,
只可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至今都没有Entitlement Notice。
我的心就一直在徘徊是否守还是离,守的话,接受Right Option 还是放弃....。
接受的话就打乱了我原本的投资比重,无端端高比重持有一个二、三线的产业仙股,风险也高,
说实在自己也不是很想要这样。
不接受的话,就白白看着股价一直跌,一直跌,每股净利一直在稀释...

最后,我想我买股的方向应该是舒服的,不应该为了一直股要头疼的。
或许管理层的策略是对的,或许以后公司真的可以重新壮大。
毕竟十几年前,L&G从光辉时刻,到负载累累,到目前的管理层以白武士身份入主,再把公司做到今天净现金公司,
可以看出管理层有一定的实力。
只可是现阶段来说,不是自己喜欢的那套方式,
作为一个小股东,合股做生意,但他们让我对我的投资不放心,也无法消除我觉得公司特别眷顾大股东的做法。
既然这样,我离场,让你们自己玩,虽然有点自打嘴巴,但卖股后,心也就放下了。

说到产业复苏,虽然成交量已经缓缓比去年增加了,银行贷款也开始恢复了,
但市场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已经在卖的产业,
不是说复苏就可以一下子把市场上滞销的单位清空。
我虽然秉持投资应该雨则资舟,旱则资车,
但是比重太大,相对的让我风险提升。
我有3家产业发展股,目标市场分别是低、中、高。
  • SHL一贯的策略是建廉价的有地方产、廉价祖屋,再以先建后售方式行销。
  • L&G近几年都是目标在中、高档的公寓,这次和大股东买公司买地,也是中、高档的产业,而且也可以让L&G直接进军有地排屋、洋房,一旦交易完成,就可以马上收割现有的营业销售额了。
  • SUNWAY比较全方位,产业一直以来销售的都是高档公寓、商业店铺、公司单位为主。
几番考量后,不想再去想这个L&G,没有眷恋,认赔卖出,从此一刀两断。
这次的教训,更让我对仙股有排斥,
另外作为我一介小股民,让我领悟不要盲目去崇拜净现金多的公司,
公司净现金多,管理层要会用,收着现金也要有一定的理由,
作为一个产业公司,钱拿来发展,或拿来购地,或拿来派。
收下收下...最后公司还是和股东要钱,而公司内的钱,却说要留着保险。TNND。

前几天去见识MAYBANK AGM,人多到...塞车, 没有Parking...
最后在RELA指引下,Park到遥远的illegal路边后,一路往Sime Darby Convention Centre 走去,
却发现怎么很多人领着一包包的东西和Annual Report离开,难道这些都是来拿东西后就离开的“股东”?
到场后,真的人山人海,只是10点正入场听人却很好,
我大约目测只有200左右的人而已,可是场外却有至少几千人!!!!
我开始感概这些股民的素质,都是来拿Free Gift的...。
但好在AGM持续进行中,就陆陆续续有人进来,我大约11点半离开时,见场内已经坐下大约有700/800人了。
出去之后,外边也多了很多Parking 位子了。
我想早上时段人很多,车也多,下回如果要去,等拿free gift的人离去后,大约10点多才到,就理想了。



= Copyright by Joseph Ohlian =

Saturday, April 1, 2017

三月份总结

三月份,小儿开始上Play School,早上830到下午12点。
主要是我夫妻两想让他多交朋友,也开始一些学前教育。
另外想着他上学去,老婆也会比较轻松,多点时间休息和处理她微商的事儿。
他上学后,时间的确是多了,好在他也没有抗拒,挺喜欢上学的。但没想到的是却一点也不轻松。
830上学,老婆630就要起床给他准备,也因为孩子早起,也搞到我不能睡迟。
现在我几乎天天7点多就起床,偶尔老婆带他上学,偶尔我带,结果感觉更累了...。

三月连飞两个礼拜泰国,或许是泰国如今迈入夏天,真的热到满跨是汗啊!
也或许因为健身的原因,我开始有吃Protein粉,喉咙干涩、发热气。
回来马来西亚之后就热到病倒了。
Standard症状发烧、鼻塞、伤风、喉咙痛、咳嗽都出来了。
还要把病毒牵连给老婆,就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咳咳我咳咳,大家你咳我咳一起共谱一曲。
但愿一块睡的小儿不要被感染才好。

三月里,病里的老婆也带给我另一好消息。自己又再次升级了。呵呵。在此做个记录。

股市里,三月份自己稍稍买入一些KAREX,再不断大手笔累计下跌中的KIPREIT。
今年至今没有任何卖股行为。自己累计的各个公司总股票在一个相当高位。
其实自己也是有点担心的,但当看到机会浮现,又停不了手不买。
唯有自己安抚自己,买股票就是买入一家公司的股份,公司被低估,有钱赚就趁低价是快块买入咯。
想来自己目前持有的MAYBANK、CIMB、AEONCR,NESTLE,不也都是在去年跌跌不休里这样累计回来的么。
目前它们的纸上盈利都已在高位了。
只要被低估都会在我的Watchlist内。



自己目前持有13支股。
3月份,本金对比上月再次增加14.35%,相比今天1月开头,本金已经增加44.5%,
至于表现,3月份投资回酬再涨164%,相比年初至今ROI大涨470%。
以马币数目来算,最大纸上纸上亏损依然是L&G,最大的纸上盈利是CIMB和MAYBANK。
截至目前,只收了UOAREIT和LITRAK的股息,其余的announced了,但还没实际没收到。
我的记录都是实际到手才记录的。
接下来等的才是大股息MAYBANK,CIMB,NESTLE和SUNWAY。
年报方面,我的MAYBANK,CIMB和KIPREIT我都是用Direct户头的,其余都是Nominees。
所以自己也已经收到了MAYBANK和CIMB的年报和AGM通知书。
如无意外,自己会想去见识见识。

伴随4月份的到来,目标一样,省钱、看股、有机会就投资。
但这个月会心痛一点,因为四月份是报税月,也是清明时节。
想着一块肉四月份就要丢出去了,怎能不心痛呢!

公司方面,我们也着手在泰国收购一间公司,但在考量着以个人名义还是公司名义。
如果成功,除了自己多一项国外直接持有的资产,这也是一步我退休踏入泰国的踏脚石。
多一个选择,很好啊!



= Copyright by Joseph Ohl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