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想到2024当选成为小学家教协会财政,开始往学校跑。
就这样我告诉自己不要再为公司为钱打工、不要再为家里打工了,但转个眼,我去帮学校打工了。
当然不否认这其中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成功办下一场又一场的活动。其实内心也感觉有点成就感的。
但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转念一想,我就是不要再烦了,所以退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子,
咋料到又踩入另一个复杂的圈子内。
无论如何,好好干完2024/25学年,明年家协改选的时候退选就好了。
2024年,想飞就飞,但一年下来除了六月跟学校去中国青岛和跟一群兄弟去越南胡志明外,其余的来来去去就是泰国。
那么多地方,自己最爱的还是泰国和香港。也或许是这两个地方自己熟悉了吧。
12月更是先和伙伴飞曼谷、再自己飞新加坡,月尾与家人飞香港过圣诞。
香港的圣诞不便宜,也或许是孩子也长大了的关系吧。
香港圣诞4天3夜,从机票住宿交通吃的,也花了我MYR7,233.68以及HKD4,556.80,也就是将近MYR 10k。
这次带着孩子先去西九文化中心看圣诞灯饰,也去了变形金刚Tranformaer 拍摄地益昌大厦,利东街、大馆,挪亚方舟主题公园等地。
2024年整体总收入持续下降,其中16.39%来自与薪水,30.5%来自于董事薪酬,最后53.11%来自于股息收入。
对比去年薪水与董事薪酬的占比多了一倍,但其实并不是自己加薪了,而是股息收入减少了。
(回看上一篇:2023生活与理财总结)
就是验印了之前所说的公司走下坡,公司本身的派息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了。
因此只能持续努力从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上,打起股票股息收入的主意,
即便数额上肯定弥补不了自己公司少掉的那一部分,但至少偏向安稳且能继续维持目前的生活品质。
开销方面,2024年每月平均开销达RM25,235.49。对比去年超过RM33k的每月开支,今年减少了不少。
只是旅游开销和去年一样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去年的时候就想到减少旅游开支,但没想到离婚后,更加彻底放飞自我了。自由了,所以想飞就飞。
结果旅游开支还超过去年,一举成为2024年主要的开支,占了17.07%,平均每月花费RM4,306.79在旅行相关的开支上。
比起2023年,贷款供款开支减少因为2024处理掉了房贷Refinance。
但2025这一方面的开支将会加大,主要因为11月,自己通过信用卡贷款拿下了RM50k的一年期Personal Loan。
银行利息3.38%,个人觉得相当便宜。最后拿了一年期。当然拿了之后不是去消费,而是去投资。这样才对得起这一笔贷款。
资产方面,股票投资持续扩大(可以看:2024投资成绩单),接下来就是房子、退休金以及其它。
负债方面,2024年处理掉了房贷,少了房贷。但是增加了股票融资以及信用卡贷款。
钱就是从这里贷到股票去,因此股票资产规模才能继续扩大。
基本上我的操作就是通过融资贷款,增持高回报的股票。那么可能你又问何谓高回报的股票呢?其实就是那些被低估的高息股。
2024年,香港恒生指数一度掉到剩下16,000+,我基本上就是在那个时候,买入了工商银行、汇丰银行,还有李嘉诚长和系的股票。
后来除了不停增持外,也买入AEONCR和中国石化。
虽然最后长和系可能发展不太好,但是其余的,来在岁末,我都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一些股票当时的价格非常低廉,PE低、PB低,但都是DY很高的高息股。
除了港股,我也不停增持新加坡银行和新加坡REIT,最后新加坡银行,我都获得非常丰厚的利润,但是REIT方面,或许还要等一等。
无所谓,不管港股、还是新加坡股,我所买的这一些,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PE低、PB低,DY很高的优质股。
即便自己是通过融资买入,但是凭借他们的股息,支付融资利息起来依然都是绰绰有余的。赚到股票,也赚到利息差。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v5-AVWCGVSlg78wjLf-M2FykMYOuA1QoXGKlGAq2XQSKUREzkUfGhyphenhyphens38DikqzhF39hjCETv2PiHNrc48sjZ_4je1rCVa220d_lYzzrkKXZGnMdd-HeoJW8LgDbP7JNe3zxD_dsP9m2t5_q7VidcTTBKUl-P7_QPq6bcMCNhXTCtKS_M38nOBX9kDsLV1/s1600/expenses-01.png)
说到2025新的一年什么目标?
目标就是投资和继续投资,有资本增值当然最好,但是主要还是瞄准被动收入为主。
我每月的家庭开销在MYR25k左右,只要把所有收入维持在这个数额之上,也就是说我现在的生活品质将不会改变。
不然可能就需要就上面开销减少开支。
目前来说,2025年是肯定的收入能维持每月MYR25k之上,但是因为股票的股息收入还没达到。
所以会持续把领到的收入再投入投资,以期创造复利效应,希望尽早完成目标。这样内心也踏实点。
毕竟看公司财务,2025我相信绝对可以安然度过,但2026呢?就不好说了。
= Copyright by Joseph Ohlian =